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浪潮中,中国石化湖北石油锚定“政治引领、技能提升、使命践行”核心目标,创新打造“一党校一展馆三基地”的教育培训矩阵,实现了进党校强党性,进展馆聚合力深圳配资网站,进基地振精神的教育培训特色。
这一系统性建设不仅为产业工人队伍注入了强劲动能,更以改革成效夯实了交通能源供应安全的基石,让“党和人民好企业”的底色愈发鲜明。
红色熔炉铸魂:党校引领,筑牢产业工人政治根基
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……”在中国石化湖北石油知音加能站站长李郑军的带领下,2025年新入职大学生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。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是青年一代“请党放心,强企有我”的铮铮誓言。
“一党校”作为产业工人队伍的“红色熔炉”,湖北石油党校始终将政治引领摆在首位,以联学共建为根基,依托省委党校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,建设湖北石油党校培训基地,每年“进党校强党性”已成为湖北石油广大党员干部思政课必修场所。通过开设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”“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课程”等,把党的创新理论精准传递到加能站、油库专业线条等一线岗位。
今年,在师生、石化职工的互学互鉴中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马克思主义学院、资源学院联合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党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并挂牌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、“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”。以国家资源能源安全、教育强国建设为主线,以“党建课题、实践育人、红色宣讲、实习就业”为抓手,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深度校企合作,为国家能源安全、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精神谱系聚力:展馆赋能,传承石化人使命基因
“一展馆”以“石油精神”“石化传统”为核心,通过实物陈列、场景还原、互动体验等方式,串联起湖北石油从“人拉肩扛”到“智能赋能”的发展历程,展馆内大量文字、数据、声像、图片、实物呈现湖北石油70年发展历程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一家人、一条心、一个目标一起拼”的企业文化。湖北石油在资源紧张时,油品不断供,商品不涨价,服务不打烊;抗旱救灾时有湖北石油人的身影,抗洪抗暴时湖北石油人冲锋在前;在“春耕春种”“三夏三秋”时,对所有农网站点实行加油机价格直降等优惠,在车开不到的地方,就用手拎肩扛,将油品送到田间地头......始终听党话,跟党走,发挥着经济建设的顶梁柱作用是湖北石油人的使命和担当。
展馆不仅是“精神课堂”,更是“初心考场”。新入职员工第一课必到展馆,通过老石油人“雪夜送油”“震区保供”的故事,深刻理解“能源保供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内涵;全省干部员工定期在这里开展“岗位对标”活动,对照先辈找差距、立足当下谋突破。如今,展馆年均接待职工及社会各界参观超2万人次,“苦干实干、三老四严”的精神基因已融入产业工人的日常工作,成为他们坚守岗位、服务社会的精神密码。
实战阵地砺能:三大基地,锻造高素质技能铁军
“三基地”(抗疫基地、长江大保护基地、教育培训基地)聚焦“需要什么补什么、缺什么练什么”,构建起产业工人“思想淬炼—技能提升—实战检验—创新突破”的成长闭环。
“这里的操作流程得盯紧细节,尤其是数据核对时,要像给精密仪器校准一样严谨……”8月4日,中国石化荆州油库的储罐区旁、江津西加能站的加油机前,一场场别开生面的“新员工现场教学”正火热展开。几位身着蓝色工装、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化身“实战导师”,带着刚入职的同事穿梭在作业一线,用手把手示范、面对面答疑的方式,让新人们在真实场景中触摸石化销售业务的脉络,快速融入团队。
“把课堂搬到现场,让理论接上地气”,这是湖北石油党校职工继续教育的核心思路。在今年年初工作会上,湖北石油党校围绕“六个一百”核心岗位开展继续教育,即完成百名中层领导人员、百名支部书记、百名机关管理人员、百名基层管理人员、百名标杆站站长、百名库站优秀技术能手。
近3年,湖北石油党校有中国石化销售企业论证特级兼职教师18人,高级兼职教师45人,中级兼职教师237人,培训广大干部员工近万人,系统内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68%,多名员工在国家级、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,萃取宜昌“宝姐”经验,复制黄冈“裂变”模式,培养一群“精业务、会营销、善服务、有活力”的营销服务能手,打造了一批“精操作、懂工艺、会管理、善协作”的技能操作大咖,多人获评中国石化技术能手称号,加能站服务效率提升30%,客户满意度达98.6%。
“三基地”还鼓励一线工人围绕“降本增效、安全升级、绿色发展”提创意、搞发明。加油员提出的“授权码加注+预约服务”模式,让单站日均服务车辆增加150台次;油库员工研发的“油罐区智能监测系统”,将安全隐患排查效率提升80%。目前,基地已孵化多项创新成果,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。
改革成效惠民:强队伍守初心,彰显“好企业”担当
当长江湖北段江豚欢快地畅游时,当宜昌市民、外来游客在宜昌市伍家岗区王家河江豚观测平台打卡时,当大江两岸绿水青山欢笑时,这是对湖北石油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,投身长江大保护的肯定。殊不知,这个网红打卡点,曾经是座有63年历史的油库码头。
为响应党中央绿色环保号召,践行央企责任和担当,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先后关停11座油库、17座码头,投资40亿元守护长江水清岸绿,在王家河油库码头关停拆除后,政企携手将码头承接平台改造成为长江江豚观测点,曾经的工业岸线如今成为江豚嬉戏的乐园,成为长江大保护的鲜活样板。
在“端好能源饭碗”上,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干部员工365天坚守岗位,面对节假日出行高峰、极端天气等考验,实现油品供应“不断档、不脱销”,为全国公路交通顺畅运转提供了“能源动力”;在服务前沿,推行“一站式加油”“新能源补给”“爱心驿站”等便民举措,让加能站成为“司机之家”的路人港湾;在绿色转型中,主动学习充电桩运维、氢能加注等新技术,推动上千余座综合能源服务站落地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现。
“一党校一展馆三基地”的深度融合深圳配资网站,推动中国石化湖北石油产业工人队伍实现了从“技能型”向“全能型”、从“执行者”向“守护者”的跨越。这支队伍以过硬的政治素养、精湛的专业能力,在保障交通能源供应安全、服务社会大众中交出了亮眼答卷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金多 张克志)
哈福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